廚房旅行日記 · JC 況味絮語

日常合作|用 Moto Z 紀錄日常,投影生活

三月 9, 2017 65 分鐘閱讀 In: .日常合作 .生活 Tags: MotoZ, 日常, 邀約 By: Joyce Cheng 鄭凱華
日常合作|用 Moto Z 紀錄日常,投影生活

日常合作|用 Moto Z 紀錄日常,投影生活

三月 9, 2017 65 分鐘閱讀 In: .日常合作 .生活 Tags: MotoZ, 日常, 邀約 By: Joyce Cheng 鄭凱華

從跨年前就一直忙著工作,許多很想合作的機會也只能一直延宕,但朋友在過年時的盛情邀約,不但不會花到自己工作額外的時間,也能幫自己找一下除了GR之外,我有沒有可能愛上的相機。所以今年的其中一個小心願,也是想找台自己可以備用的相機;因此,當收到朋友邀請試用 Moto Z 實機試用時,當然也就一口答應,因為試用新相機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邀約之一啊!(歡迎大家邀請)XD

網路上應該有非常多關於這台超薄、拍照功能超強的 Moto Z 模組化手機的介紹,所以我在這次的試用文中,大致分為實機外型、功能、實機拍攝和最特別的投影這四項讓大家直接看看,這陣子我隨身帶著 Moto Z 出門拍攝和工作時拍照的成果。

在收到邀約後也上網查了一下關於 Moto Z 這次官方的規格:

  • ・世界最薄 Moto Z 模組化手機
  • ・10 倍光學變焦Hasselblad True Zoom 內建電池
  • ・內建腳架的 JBL SoundBoost 高音質喇叭
  • ・一秒變身70吋大螢幕的 Moto Insta-Share Projector 投影機模組
  • ・儲存空間 (ROM): 32GB/64GB 支援 microSD 卡 (最高 2 TB)
  • ・後相機: 1300 萬像素 f/1.8 光圈、1.12um 像素、光學影像穩定系統 (OIS)、雷射自動對焦、雙 LED 色溫校正 (CCT) 閃光燈
  • ・前相機: 500 萬像、f/2.2 光圈 廣角鏡頭、1.4um 大像素、閃光燈

其他的就讓不喜歡看說明書的我自己慢慢摸索跟查資料和實際拍攝來跟大家說明分享這次的試用感想。

這次收到 Moto Z 的感覺真的蠻驚喜的,畢竟已經長年不常聽到 Moto 的品牌之後,這次和 Lenovo 的合作確實質感令人亮眼。

在打開包裝後,5.5吋的大螢幕機身,重量只有136克,金色的質感極佳,手握也不覺得太大,確實讓我對大螢幕手機印象有點改變(Moto Z之前我對於5.5吋的手機還蠻抗拒的)。手機裡附上一組半透明塑膠材質的保護框,以及磁吸式木紋保護背蓋,金色機身厚度幾乎比 iPhone 還要薄,質感非常好。

Moto Z拆下木製外殼後,即可與Hasselblad True Zoom 十倍光學變焦模組和16 顆「摩磁點」做結合, 可接合相機與投影兩種不同的 Moto Mods 相機背蓋模組,讓手機在一秒裡就能變身專業相機和投影機。此外,Moto Z亦可透過磁力吸附可對所有配件進行充電、數據傳輸資料等功能。

Moto Z也提供了兩種不同模組的專屬保護袋,在外出時可隨時攜帶,可搭配投影、喇叭、充電這三款 Mods 組合。(這次我沒有拿到喇叭的模組)

好了,說了這麼多就是要看實機拍攝是最重要的,在看照片之前,我先說明一下,這次拍攝我都是直接輸出不做調色,所以不要再問我用什麼調色的了,但我必須說一下,剛拿到的時候因為還不熟悉也不大會用,所以適應了大約一週的時間,本來一直很擔心拍起來會不會顏色怪怪的,結果應該是因為我沒有很習慣新相機的螢幕顏色,因為我直接上傳到電腦後發現,色調完全沒問題,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好看很多,本來以為有可能會需要稍微修圖一下,沒想到完全不用;最值得一提的是,Moto Z 可直接儲存專業的RAW檔模式,真是太方便了啊!XD

剩下的就看實際照片來說明吧:)

上面兩張照片是某天下午自己一個人到了咖啡廳工作,除了一邊等另一半下班一起晚餐約會外,也一邊正在摸索這台相機該怎麼使用,當天拍照時空間裡的燈都是黃光,用iPhone拍也一定是會偏黃,但 Moto Z 裡的室內燈光模式不但把黃光調整到較正確的色調,更把咖啡廳的空間拍得更大更美。(對了,Moto Z 是有點廣角的噢!等等的日常工作照裡會有張比較明顯的,再跟大家說明。)

上面五張照片是在情人節前一週的週末,和另一半兩個人都病懨懨的臨時起意去了趟北投,本來想說泡泡溫泉就回家,結果就突然來了趟小旅行,傍晚才到北投,一起牽著手在超冷的天氣裡晃啊晃的找著當晚要下塌的旅店,希望能泡個整夜溫泉兩個病號都能好起來。隔天中午退房後一起到了地熱溫泉走走,也到順手拍了些照片,沒想到當天其實是陰陰的天氣,僅使用了相機模組裡本身的ISO、手動光圈和亮度做調整,也能把灰暗暗的天空拍成第五張這麼亮的天空。

而當天要返家前以極快速的速度偷拍另一半,因為 Moto Z 的光學防手震加上大光圈功能,在手持夜拍或快速拍攝時都有很穩定的效果;所以快速偷拍也沒有手晃,整體車站黃橙橙的燈光也展現得非常好。

雖說是小旅行,但另一半當天還是有工作在身,所以中午吃了午餐後就一起在北投星巴克裡工作看書窩了四個小時XD 當天另一半看我一直在試拍相機,就直接拿去試拍,他一直在嘗試模組裡最值得稱讚的小花近拍和遠程變焦模式,而我剛好趁我們去爬山時使用近拍功能時的畫面拍下給大家看一下。

上面最後三張有Taipei 101的照片裡可看到前面所提的小花近拍和遠程的變焦模式,當天近拍正前方的樹葉非常非常清楚,而後面的101呈現的變焦對比也非常好,當天爬山時的天氣和空氣品質其實都很不好,但可透過相機的ISO和亮度跳整光線,也可直接用小花拍攝,對於整體畫面有強迫症的自己來說,當天的照片讓人很滿意。另外,Moto Z可直接儲存成JPG+RAW檔,對於照片有修圖強迫症的人是非常好的功能。

上面前三張照片是前幾週的某個週末和另一半一起去我想吃了很久的共楽吃早午餐。當天陽光一般,Moto Z依舊能將室內黃光色調調整到最適宜的暖度,從室內向室外拍的光線色彩表現得也非常鮮明、飽和且有很好層次感,我自己非常喜歡。

最後一張是晚上到信義區時也隨手拍了張夜景的試拍照,效果挺好。

(中場休息一下,上面幾張放了些這次使用 Moto Z 拍照時很喜歡的幾張照片,也讓讓大家看看 Moto Z 有多美~)

上面四張是我最近挑了幾天的工作記錄,因為工作有時需要下廚,平常是用GR拍,而最近我也同步使用Moto Z一起記錄,想知道到底有什麼樣的落差,色調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大致上拍出來的原色調都是我滿意的,可能會有人會覺得偏淡些或是沒這麼飽和,但基準以不調色和修圖為主來說,我覺得 Moto Z 的表現非常可圈可點,唯獨可能會需要注意的是,在拍食物近拍時有可能會有廣角稍稍變形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在很多相機或是iPhone也都會出現;上面第二張圖圓形的碗就有很明顯的變形,第三張照片裡的GR則有一點點受到廣角的影響,對我來說不算太大的影響,因為相機還是非常需要有廣角的功能才能用在更多的拍攝的畫面上。


▲ Moto Z

▲ iPhone 6S

▲ GR II

既然平時就會用手機和相機拍食物,所以這次特地用了平常使用的iPhone和GR拍同一畫面給大家比較一下三台不同機身拍攝出的照片呈現的不同。

Moto Z
優點:直接拍照的專業度佳,色調呈現比較偏向木質沈穩色調(個人偏好),近拍效果好,防手震。
缺點:在手機和電腦呈現的色調有時會有些微落差,近拍時有時廣角的影響會偏大,遠程拍攝較沒問題。

iPhone
優點:色調會較鮮明,螢幕呈現的顏色和電腦輸出落差不大,使用者習慣使用作業系統的話依舊會較佔使用優勢。
缺點:色調光亮度確實較暗且偏黃,環境光源不夠時直接將光線調量易整體照片呈現外圈曝光。

GR
優點:畫素色調調整度大,景深功能強,任合色調飽和度等功能街可隨自己慣用喜好調整,呈現範圍較廣亦佳。
缺點:無防手震畫面很容易糊掉,拍攝時的畫面色調呈現出拍完的色調有時會有落差(特別是在飽和度和鮮豔度上)。

以上是我自己比較在意的優缺點,因為平時拍照時我最在意的還是色調畫面,畢竟相片沒有要輸出的話,GR的dpi對我來說是很夠用,而且知道我已多年使用GR的朋友來說,我會鍾愛GR是因為沒有相機的黑白照片能做到像GR這樣,所以優缺點的比較,是無法將個人對相機的偏好一起涵蓋,僅能將同樣在意的點讓大家參考看看。但GR沒有防手震這點真的常常令人很傷腦筋就是==“

最後要介紹的是讓我們倆最驚豔的投影功能,雖然我們沒有把投影功能帶出去外面使用,因為我覺得這功能真的非常適合需要在外面和客戶做簡報或是介紹產品的投影功能,只要有一小面牆就可以立刻把手機或信箱裡的資料投影到牆面上給客戶們看。說到這兒,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對吧?!因為在印象中,我們對於上課或開會時的投影機都是覺得要有一大面牆才能投影,或是有一定長的距離,至少不能很近啊!Moto Z 完全顛覆了我們印象中的投影機,無論距離、投影布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視角的方向角度都是完全自動調整的,真的非常令人驚艷。

上面三張照片是裝上了投影模組後可以隨自己需要角度調整立放的畫面,上方長型的平按鈕是只要 “長按” 就能開始投影功能;另一邊的轉輪則是可以調整投影螢幕的焦距,就這麼簡單,但效果極好。

這天早上是我們兩個人的重要日子,早起做了兩個人的早午餐 ——— 麥斯頓切達乳酪豬肉堡。這天用了平時就會做好的冷凍漢堡排,調了酸黃瓜大蒜美乃滋醬,用鮮奶油炒了滑嫩嫩的炒蛋和一人半顆的酪梨,當天早午餐吃得飽飽的,而且本來要用投影功能看一下我最愛的Jamie Oliver和兒子的料理影片,結果我們家整個三面開窗,光線好到一個不行,結果試到一半決定放棄,想說隔天晚上再來看好了。

隔天晚上我們倆下午爬山回來後,累到不行,不懶得出門就用UberEATS叫了我愛的咖哩飯回來,晚上的光線果然很好,旁邊的白燈是我們家兩缸水族箱的燈光和電視旁邊鬥魚上的黃光,而且沒想到投影在我們家電視上方的畫面大小竟然剛剛好XD 結果當天就這樣看啊看的一路把我的咖哩飯吃玩,手機竟然也剛好逼逼響(顯示即將沒電),順道一提,Moto Z 的快充速度真的非常快,我時常出門前才發現快沒電了,充電十五分鐘可用七小時,所以在試用期間,我充電的次數其實蠻少的,一週常常充個兩次就很夠用了(我只拿來拍照沒有使用)。

隨手紀錄一下平時晚上我們倆忙完後都會看英美影集,結束後有時會再看一下超人回來了,原因是…… 因為我們都很愛小孩,也希望明年能順利來個兩條線,讓我們能順利有個可愛的寶寶;所以當天在是用投影功能的晚上,我們開了Youtube就剛好看到小燕有約的多胞胎的節目,毫不猶豫就點進去了XD

上面投影第一張應該有看到下面是手機投影燈光,投影距離不到兩公尺,直接投影在我們家的白牆上。

上面第一章是我們家的資訊狂先生想要嘗試投影的效果,沒想到投影在我們家的窗簾上也非常清楚,所以他就開始嘗試到處投影;第二張開始,他發現直接往他身上這麼近的距離投影也可以很清楚(硬要我拍下來說這點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第三張他躺著直接投影到天花板後發現,無論他怎麼變換姿勢,換角度、亂躺,手機投影的畫面都會跟著他麼視覺仰角自動調整到他視覺可見的最舒服的角度,這點真的非常非常厲害。我們當天晚上就是這樣一直覺得:「哇!這樣也可以看誒!這樣角度他也可以調整到我們可以看的畫面誒!」的驚喜下結束對 Moto Z 投影的讚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官網參考看看,這台對女生來說也非常高雅噢!:)

–
Moto Z 官網|www.moto.com/tw/zh/home

Joyce Cheng 鄭凱華

寫一點文字,會煮一兩道菜,會拍一些照片,最會紀錄平淡無奇的生活瑣事;年過不只三十,學設計、做視覺、執業務也做家務;因為人生沒什麼不能,所以盡力的讓自己什麼都能。

在《灣岸餐桌》之後,下一個旅程即將啟程,是時候給自己一個能自由自在的所在了

Joyce Cheng
著作/《灣岸餐桌:況味隨影,料理一桌抒情》|《 平底鍋料理100:與你共享的日常況味》
粉絲團/JC 況味絮語/廚房旅行的日記

前一頁

旅行|Krabi 隨影,日常隨筆

後一頁

隨筆|安然的三月

  • 日常|食光記憶,顏氏牧場II

    日常|食光記憶,顏氏牧場II

    八月 1, 2016
  • 邀約|Electrolux 伊萊克斯/大師系列VIP料理體驗活動

    邀約|Electrolux 伊萊克斯/大師系列VIP料理體驗活動

    九月 20, 2016
  • 邀約|屬於真摯溫柔的氣息/VERSACE

    邀約|屬於真摯溫柔的氣息/VERSACE

    五月 6, 2016

  • 近期文章

    • 淨化空氣的天使光|BALMUDA The Pure 空氣清淨機
    • 胎胎の夏日綠拿鐵蔬果汁|ELECTROLUX Explore 7 主廚系列全能調理果汁機 E7TB1-87SM
    • ELECTROLUX Explore 7 主廚系列果汁機|全能調理果汁機 E7TB1-87SM
    • 繽紛莓果特製粉紅雞尾酒、伯爵氣泡蝶豆花冰茶、接骨花木咖啡氣泡飲、鹽漬櫻花…(十款各式氣泡飲)|氣泡水機絕對是你變身夏日趴踢王的最佳秘密武器
    • RICOH GR III|用你的感官去享受生活裡的細節與溫度
    • RICOH GR|用心就能看見不一樣的角落
    • SUNMAI BAR 金色三麥精釀啤酒吧,車水馬龍裡的深夜食堂|食堂裡的魅力,只有推開了門才知道
    • 簡單無負擔的最佳湯品|韓式大醬湯(清酒版本)
    • 土鍋料理|柚子胡椒舞菇小松葉雞肉炊飯
    • 清酒紅燒肉|人生最愛料理前三名
  • 個人粉絲頁

    個人粉絲頁
  • 灣岸餐桌:況味隨影,料理一桌抒情

  • 平底鍋料理100:與你共享的日常況味

  • 訂閱文章

載入更多...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文章分類

  • 。散步旅行。
    • .台灣.
    • .2016 Krabi.
    • .2015 香港|京都
    • .2013 曼谷.
    • .2013 西雅圖.
    • .2013 阿拉斯加.
  • 。日常隨筆。
    • .日常合作
    • .慢跑瑜珈
    • .隨手拍
    • .生活
    • .食記.
  • 。況味隨影。
    • .Cookies 餅乾
    • .Brunch 早午餐
    • .Dessert 甜點
    • .Meat 肉類
    • .Nite Kitchen 深夜食堂
    • .Rice Noodles 米飯麵
    • .Seafood 魚海鮮.
    • .vegetables 蔬菜
    • .餐桌

廚房旅行日記 · JC 況味絮語

Copyright © 2017 Joyce Cheng
  • 。散步旅行。
    • .台灣.
    • .2016 Krabi.
    • .2015 香港|京都
    • .2013 曼谷.
    • .2013 西雅圖.
    • .2013 阿拉斯加.
  • 。日常隨筆。
    • .日常合作
    • .慢跑瑜珈
    • .隨手拍
    • .生活
    • .食記.
  • 。況味隨影。
    • .Cookies 餅乾
    • .Brunch 早午餐
    • .Dessert 甜點
    • .Meat 肉類
    • .Nite Kitchen 深夜食堂
    • .Rice Noodles 米飯麵
    • .Seafood 魚海鮮.
    • .vegetables 蔬菜
    • .餐桌
⁄ 搜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