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旅行日記 · JC 況味絮語

隨筆|低碳料理VIII,旅行中的途中風景

七月 30, 2017 39 分鐘閱讀 In: .低碳/減醣 .台灣. .生活 Tags: JC況味絮語, 低碳料理, 廚房旅行日記, 旅行 By: Joyce Cheng 鄭凱華
隨筆|低碳料理VIII,旅行中的途中風景

隨筆|低碳料理VIII,旅行中的途中風景

七月 30, 2017 39 分鐘閱讀 In: .低碳/減醣 .台灣. .生活 Tags: JC況味絮語, 低碳料理, 廚房旅行日記, 旅行 By: Joyce Cheng 鄭凱華

上上週的放風到上週放風回來,感覺心都還在外飄盪,一種怎麼收都收不回來的感覺(糟糕!)昨天颱風狂掃,兩個人下午終於去買了新的實木床架,晚上趕回家整頓家園,還好入夜過後台北的風勢漸小,周日早晨一起去吃了喜歡的早餐店,下午本來想去看展或做運動,沒想到展覽休展一天,我們各自去的健身房也都沒開門,只好手牽手一起去喝咖啡看小展,走個一萬步再回家,也算完成了日行一萬步的功課。

低碳料理滿兩個月,而我就再買兩個月的最後三天,大吃特吃,週五和好友一起去吃了超棒的牛肉麵(下週會介紹XD 請期待一下),週六颱風夜吃了最愛吃的咖哩蔬菜烤飯,最後一天的週日則是和另一半吃了我們最喜歡的生魚片丼飯,連三天的澱粉大爆走,果然就是胖了0.5kg,阿哈哈哈哈哈哈,但人生就是這樣啊!有吃才有樂趣,不然每天都吃低碳也太無聊了是唄!XD

這兩週的工作狀態實在有點屬於精神不濟的狀態,雖然九、十月的工作也陸陸續續開始準備進行中,但就是一副完全提不起勁的症頭,實在有點心不從心。不過,我們最近作息越調越非常健康,連續兩週都是晚上十點半前(甚至更早)就就寢,早上六點多起床,可能工作、也可能運動,這點倒是讓我覺得挺滿意,畢竟早睡早起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好的。

上面這兩張照片,是在花蓮的一間可愛店家「Ngchus 晤子café cake」。店貓真的非常可愛,如果大家有去花蓮的話,可以去坐坐,這間咖啡也算是靠近市區蠻近的一間店噢!

上週工作大多都在外,只有週三硬是安排在家煮飯順便拍影片,其他時間都以自助餐解決(五六日就直接跳過!XD)。這週我也想把上週旅行回程途中的一些喜歡的店家紀錄一下,也順便說明一下,最近蠻多人問我到底是要買平底鍋還是炒鍋這件事。

上面這兩張照片是在花蓮最近頗受到大家注意「惦惦 lab:tiamtiam」,咖啡很好喝,有開車的話旁邊停車場也很方便,而我最喜歡的其實是咖啡杯XD 離開前詢問了一下老闆是否有在兜售,結果沒有,因為老闆是從日本買回來的;這杯子不只質感好且漂亮,我喜歡這杯子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好握、也不燙手,非常符合人體工學的手握方式,希望哪天可以在哪兒遇見這杯子,我一定會立刻把它帶回家!XD

自己開車到花蓮的途中,幾乎每一處都能看到藍天白雲和超美的大海和山脈;而上面這這兩張照片是離開花蓮回程前往宜蘭的路上所經過的地方。

下面這張照片是放在我口袋名單一年多一直都未能造訪的「偏廳計畫 the side hall project」。這次自己開車來,果真領教到了友人說的 “地理位置很奇妙” XD 偏廳計畫算是在一個已經改建遷出的牧場農舍裡,旁邊也附有餐廳;而我最喜歡的是,這奇妙的地理位置,在停好車後,能到一旁的沙灘走走(上面第一張照片),就算當天天氣萬里無雲、熱到崩潰,但看到這美景還是會忍不住站在大太陽底下拍上幾張照片,因為,下一次要再到這兒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是哪時了呀!

到宜蘭後的第一間,去的是宜蘭冬山的「穀倉咖啡 La grange aux cafés」。

這是一間放在口袋名單裡有數個月的店,可惜的是,當天到訪時竟然放暑假=.= 所以也就只能等下次再來宜蘭時,再來坐坐了。好在是在宜蘭不是花蓮啊!

「咖啡黑潮.Cafe Kuroshio」算是上半年注意到的一間店家,主要是因為對於建物立面的喜好,讓我不得不在有機會到宜蘭時,去探一探究竟。為了想看看夜晚的咖啡黑潮,從四、五點天還亮著,待到店家即將打烊之前,我想,這是我到每一個城市,最熱愛的依舊是建物。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始終喜愛熱鬧的都會繁華,遠勝過只有綠油稻田的鄉間。

咖啡黑潮的沙拉挺不錯,但咖啡我個人覺得一般,不算太有記憶點;倒是當天前往之前才發現,原來咖啡黑潮的民宿開始對外營業,雖然還沒做功課,但也許改天再去宜蘭時會是其中一個選項;畢竟,宜蘭的名宿多到實在令人難以想像的境界。

上周離開宜蘭前,本想去尖鷹石看看風景,沒想到,開了將近一小時的車程到了山下,路標告示牌寫著已封閉,只能怪自己沒查好資料,新聞也沒多看,加上當天自己開始身體微恙,回到家後還發燒了一天;幸好當天沒在開個一小的時的車程去渭水之丘,否則,可能還沒到家就先暈在半路了。

出發去尖鷹石之前,從名宿開車前往「Resort Brew Coffee Co.」坐坐,本想點個餐點來吃,但還是作罷(餐點澱粉太多加上也不能吃甜點XD),點了杯黑咖啡,坐了一會兒,這兒的餐點 ”看起來“ 真的很不錯,有機會再去宜蘭的話,也想帶另一半去哪兒吃個早午餐。(宜蘭的民宿下週再記錄給大家,整七月都在放暑假啊~~~)

本週的一週一影片,是媽媽最常買回家冰在冷凍,只要媽媽想做點什麼給我們吃,解凍退冰一下就OK了!而我一直記得的是,媽媽總會跟我們說,豬的腰內肉最嫩最好吃,也沒有太多油脂(我娘超怕肥滋滋的油,跟我完全相反XD)。總之,這款看起來好像不怎樣的腰內肉料理,把一大顆洋蔥加上醬料炒的酸甜酸甜,配上又嫩又好吃的腰內肉,底層蔬食完全不需要調味,只需要清炒或汆燙後搭在一起吃,中午吃一大盤可以飽到晚上!XD

✔️ 材料:豬腰內肉1大塊(切片)、洋蔥 1顆、酸黃瓜4小條
✔️ 醬料:橄欖油、黃芥末醬、白酒、白醋、海鹽、黑胡椒

1. 豬肉要先用海鹽和黑胡椒抹勻,煎好備用。
2. 用剩餘的油脂將洋蔥絲炒軟,加入白酒(或米酒)、白醋、1/3匙鮮味炒手、1湯匙黃芥末醬、酸黃瓜,炒勻。
3. 再放回豬肉一起燉煮約5~10分鐘,即完成。

這週紀錄的最後,我簡單回答一下最近蠻多朋友和讀者私訊提問關於平底鍋跟炒鍋的問題。最多朋友詢問的是:

  1. 沒有平底鍋跟炒鍋到底該先買哪一種?
  2. 這兩種我比較常用哪一種?
  3. 如果是炒鍋28cm夠不夠用?
  4. 小鐵跟大鐵到底買哪一種比較實用?

(因為沒辦法全部都回答,所以就先以上面四個最多人問的問題來回答大家,不然我每天回訊息也都是差不多的答案~)

  1. 這個問題如果依照現實情況是,我一定還是會推薦先買平底鍋。如果你是新手,對於炒鍋的感覺應該就是「它很輕,比平底鍋輕」,沒錯,就只有這樣。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開始學習煮飯料理的時候,其實目前大多人應該都不會是從中華炒鍋開始,特別像是最簡單的煎蛋、蛋餅、煎魚等等,平底鍋確實是大家比較好上手的鍋具類型;炒鍋雖然輕,但因為一開始的新手其實對於火侯的控制並不那麼熟悉,所以對於炒鍋的感覺可能會是「哇勒,怎麼這麼快就燒焦了!」(不是開玩笑的=.=)因為炒鍋很輕、很薄,受熱傳導比平底鐵鍋又更快。所以,如果你是新手,我會建議先買平底鍋,如果是超強煮婦,那就不用多作介紹,炒鍋應該就是你的最愛。
  2. 平底鍋跟炒鍋相比,我確實比較常用炒鍋(誒,但還是懇請大家多多支持我今年的新書《平底鍋料理100:與你共享的日常況味》!感恩大家~XD)主要是因為炒鍋真的很輕,加上平時中午我炒的低碳料理都是椰子油清炒蔬食,以炒鍋傳導的速度跟可以蓋鍋加水悶熟的使用,對我來說確實比平底鍋快很多。
  3. 誒,28cm夠不夠用這件事,說真的,還是要看自己煮飯的習慣,還有你們家吃飯份量大小的習慣。拿我自己來說,28cm就算是我有兩個小孩我還是會覺得夠用(我娘就是買33cm,反正她就是覺得大鍋很好用~),另外一點是,因為我喜歡一家人吃的菜是多樣的,所以一道料理的份量不會到非常多(我娘就是那種只煮一、兩樣,但都煮很多的那種);所以對我來說,兩個人或小家庭用28cm是絕對夠用啦!33cm 可能都是超強媽媽跟煮婦的萬能工具,like my mom!! XD
  4. 最後一個問題我也實在是很難回答XD 因為一個是20.5cm,一個是28cm,對我來說功能完全不同,說實用,都很實用啊!因為只有小鐵可以進烤箱,而且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最常會用到小鐵的狀態,都是處理肉類居多。好比今天要烤雞翅、煎比較厚的雞腿肉或雞胸肉、或是想要烤比較厚的魚片,通常我都直接把食材用小鐵煎半熟以後,直接預熱烤箱,送進去,烤個十幾、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小鐵對我來說,主要是快速、省時,可以同時做其他料理(就是丟進烤箱就沒事了XD),加上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很方便,直接烤箱出爐後就端上桌,不用再洗盤子。當然,如果是真的跟我一樣很常在煮飯,外加家裡沒烤箱的,我當然還是覺得你選擇大鐵會比小鐵好啦,畢竟,如果你有恆心一直煮下去,最後還是會買大鐵,小鐵很自然地就會成為你的小幫手這樣!

以上落落長的回答,希望能回答到一些剛想進入料理世界的朋友,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大家都持之以恆一直煮下去,家裡的鍋子其實也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的!XD (下週見啊~)

Joyce Cheng 鄭凱華

寫一點文字,會煮一兩道菜,會拍一些照片,最會紀錄平淡無奇的生活瑣事;年過不只三十,學設計、做視覺、執業務也做家務;因為人生沒什麼不能,所以盡力的讓自己什麼都能。

在《灣岸餐桌》之後,下一個旅程即將啟程,是時候給自己一個能自由自在的所在了

Joyce Cheng
著作/《灣岸餐桌:況味隨影,料理一桌抒情》|《 平底鍋料理100:與你共享的日常況味》
粉絲團/JC 況味絮語/廚房旅行的日記

前一頁

德國百年精湛工藝|alfi 讓美好的生活質感更加溫

後一頁

好好說再見|綠藤生機,給老朋友們更深的期待

  • Denby 英國百年經典手工陶瓷餐具|2018 藍白藝匠四色系列/簡約米白/咖啡藝匠四色

    Denby 英國百年經典手工陶瓷餐具|2018 藍白藝匠四色系列/簡約米白/咖啡藝匠四色

    四月 5, 2018
  • 低碳料理,健康吃也能輕鬆做| OXO 讓蔬食變出更多繽紛樣貌

    低碳料理,健康吃也能輕鬆做| OXO 讓蔬食變出更多繽紛樣貌

    六月 18, 2017
  • 日子裡最幸福的小事|十二款日常手做便當

    日子裡最幸福的小事|十二款日常手做便當

    十月 25, 2017

  • 近期文章

    • 淨化空氣的天使光|BALMUDA The Pure 空氣清淨機
    • 胎胎の夏日綠拿鐵蔬果汁|ELECTROLUX Explore 7 主廚系列全能調理果汁機 E7TB1-87SM
    • ELECTROLUX Explore 7 主廚系列果汁機|全能調理果汁機 E7TB1-87SM
    • 繽紛莓果特製粉紅雞尾酒、伯爵氣泡蝶豆花冰茶、接骨花木咖啡氣泡飲、鹽漬櫻花…(十款各式氣泡飲)|氣泡水機絕對是你變身夏日趴踢王的最佳秘密武器
    • RICOH GR III|用你的感官去享受生活裡的細節與溫度
    • RICOH GR|用心就能看見不一樣的角落
    • SUNMAI BAR 金色三麥精釀啤酒吧,車水馬龍裡的深夜食堂|食堂裡的魅力,只有推開了門才知道
    • 簡單無負擔的最佳湯品|韓式大醬湯(清酒版本)
    • 土鍋料理|柚子胡椒舞菇小松葉雞肉炊飯
    • 清酒紅燒肉|人生最愛料理前三名
  • 個人粉絲頁

    個人粉絲頁
  • 灣岸餐桌:況味隨影,料理一桌抒情

  • 平底鍋料理100:與你共享的日常況味

  • 訂閱文章

載入更多...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文章分類

  • 。散步旅行。
    • .台灣.
    • .2016 Krabi.
    • .2015 香港|京都
    • .2013 曼谷.
    • .2013 西雅圖.
    • .2013 阿拉斯加.
  • 。日常隨筆。
    • .日常合作
    • .慢跑瑜珈
    • .隨手拍
    • .生活
    • .食記.
  • 。況味隨影。
    • .Cookies 餅乾
    • .Brunch 早午餐
    • .Dessert 甜點
    • .Meat 肉類
    • .Nite Kitchen 深夜食堂
    • .Rice Noodles 米飯麵
    • .Seafood 魚海鮮.
    • .vegetables 蔬菜
    • .餐桌

廚房旅行日記 · JC 況味絮語

Copyright © 2017 Joyce Cheng
  • 。散步旅行。
    • .台灣.
    • .2016 Krabi.
    • .2015 香港|京都
    • .2013 曼谷.
    • .2013 西雅圖.
    • .2013 阿拉斯加.
  • 。日常隨筆。
    • .日常合作
    • .慢跑瑜珈
    • .隨手拍
    • .生活
    • .食記.
  • 。況味隨影。
    • .Cookies 餅乾
    • .Brunch 早午餐
    • .Dessert 甜點
    • .Meat 肉類
    • .Nite Kitchen 深夜食堂
    • .Rice Noodles 米飯麵
    • .Seafood 魚海鮮.
    • .vegetables 蔬菜
    • .餐桌
⁄ 搜尋文章